本週頭條
社論
台灣看台灣
台灣研究院ITS 專欄
台美要聞
讀者投書
白鴒鷥
攝影小常識
台美人
「七崁客」專文
鳳凰花
阿土臭彈
「話仙」專欄
「第一欄」專刊
山百合
生活與健康
杏壇漫談
時事論壇
特別報導
醫藥與生活專欄
工商經濟
理財專欄
美東社區
美西社區
美南社區
東南社區
中西部社區
台灣(及其他)
加拿大地區
北加社區
南加社區


新聞搜尋


訂閱報紙 / 與我們聯繫

山百合:張文馨Anita Chang捍衛瀕危族群 展讀 The Third Digital Documentary / 賴慧娜(2022-01-03)

 

張文馨捍衛瀕危族群展讀 The Third Digital Documentary
  / 賴慧娜

 

紀錄片製作人張文馨花了二十多年在關懷弱勢文化,她最早為台美人社區注意的是2005年拍攝的紀錄片”62 years and 6500 miles Between”(65年與6500哩之間),講述她回台灣尋根與阿嬤互動的觀察,後來她又拍了”Joyful Life”(樂生),是一部記錄台灣收容痲瘋病患的樂生療養院,這可能是當時世界上唯一尚存的痲瘋病患社區。

張文馨的鏡頭總是在探索被遺忘的角落,然後把它放大成焦點帶到世人眼前。她在學生時代的實驗作品就有這特色,1996年的 “One Hundred Eggs a Minute”在父母的幸運餅工場長大的女孩,”Mommy, What’s Wrong?”, “Imagining Place”, “She Wants to Talk to You”, “An Elegy to Our Small Selves”等等。

張文馨出生於波士頓,父母是台南人,十幾歲就對語言有興趣,大學畢業後參與社會運動,關懷弱勢,目前任教於東灣加州州立大學,教授電影製作。

紀錄片身負探討社會議題的重任,年輕時就參與社會運動的張文馨所有紀錄片都是圍繞著弱勢族群的議題,更確切的,是為了挽回這些已經快被迫消失的族群的存在。

2013年,她拍了部一小時的紀錄片,天堂的語言」(Tongues of Heaven), 那時她在台灣東華大學任教,深入研究台灣原住民的語言與生活,她的兩名學生安琪(魯凱族)與欣蘭(太魯閣族)背著相機深入部落好村採訪親人與族人,紀錄原住民語言流失的現象,以及族人的危機感

安琪與欣蘭 又到夏威夷出席研討會,與當地原住民 交換心得,發現共同面對的危機意識,就是在受到強勢文化入侵後,原住民的文化受到鄙視,擠壓,以致失去尊嚴、流失。這場滅族浩劫都是以語言滅絕首當其衝,消滅了語言之後,文化跟著消失,文化消失後,民族就名存實亡,這是歷代強權倂吞慣用的伎倆。

完成「天堂的語言」之後,張文馨進一步設立線上平台Root Tongues開放給民眾討論弱勢語言滅絕的問題。

作為電影工作者,張文馨不時在研究,如何運用越來越被大眾習慣的數位社群傳播工具讓社會議題能見度更廣,更能引起注意及共鳴。

最近,她將花了三年構思的心得集結出書,書名「The Third Digital Documentary」。

我在獲知她由製作影片轉換跑道,成為作家後,趁她於歲末來洛杉磯過節時約她會談新書。並連夜拜讀大作。

書名The Third Digital Documentary,副標:跨媒體的理論與實踐,藝術運動主義,實際設計與倫理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media, Arts Activism, Critical Design and Ethics.共分五章,226頁。第一章,形象主權的探討,第二章,數位檔案的應用,第三章,編輯理論,第四章,連線影音文化與數位群眾,第五章,紀錄片與線上多媒體對應第三數位紀錄片。

 看起來就是很學術性,絕不是休閒讀物,我不知道我的讀者中有多少人會花時間去讀這本書,不過,在Covid-19疫情後,有很多新知我們必須迎頭趕上。

首先,書名。 記得十幾年前,我請漁夫來洛杉磯台灣會館年會演講,她的題目是:數位大總統。鄉親都問我甚麼意思?有幾位總統。

現在我至少知道:張文馨的數位紀錄片是甚麼意思。但是,甚麼是第三數位紀錄片?只好不恥下問。

第三紀錄片源自1960年代由阿根廷電影界發起的運動,第三電影Third Cinema,以抗衡當時獨領風騷的好來塢電影,即所謂的第一電影Fist Cinema,以及第二電影的歐洲電影,這類的商業電影。第三電影則聚焦在寫實第三世界的弱勢族群。張文馨創造「第三數位紀錄片」名稱,揭櫫她迎接數位時代,為第三世界紀錄片開創新機的用心。在讀過張文馨的書後,我也洞察到,在數位時代,日新月異,風起雲湧的資訊科技浪濤,已經打破世界的定義。

武漢肺炎帶來前所未有的翻覆,人際關係不能以接觸來建立或維持。遠距溝通成為新常態New Normal,這兩年來,幾乎沒有人能不使用Face Time, Line, ZOOM 或WebEx而能正常過日子的,張文馨的書寫就於疫情爆發之前,仿佛洞見先機。

本書的第一章陳述世界弱勢族群爭取生存血淚歷史,弱勢族群被消失,是歐洲列強展開殖民潮帶來的禍患,被殖民的族群的命運。

雖然很多社會運動者,人權團體,以紀錄片保存史料,但一部紀錄片要呈現在觀眾面前需要過五關斬六將,集資、參展、 播放平台等。現在因有社群數位平台,如YouTube, Facebook等,傳播的管道多很多,以她多年的經驗,在第二章與第三章陳述了數位紀錄片的運用,以及編輯理論,對非專業人士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第四章,張文馨提到數位平台營造了連線影音文化,也造就了新的數位群眾,即數位社群。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這個社群不受地理限制,網路消息傳播很快,回應很快,我們在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就見證了它的威力。將來所謂的族群不再受地理或血緣的限制,也不再以地理或血緣來定義,而是以價值定義。

                有相同價值觀的人群才是生命共同體。

網路科技發達後,以張文馨的理想是,社會議題傳播快,有利社會公義的實踐,然而,問題是:是不是人人都有使用的工具、訓練與技術?疫情期間,有一個現象已經很明顯,線上學習的效果在不同族群中造成差距,使弱勢族群更加難以迎頭趕上。

加上傳播科技被強權掌控,資訊的侵略將形成另一波思想與文化的殖民潮。

張文馨的書名副題就提到資訊科技運作的倫理,政府必須有一套規範,然而,政府往往比民間慢一步,並且無形的網路文化侵略,將比船堅炮利更難抵擋。

本書雖然陳述數位科技的優勢,但作者不忘初衷,科技在便利,使用科技的目的是甚麼?書中85頁:如何製作一部片子來論述語言流失的議題?會流失的語言都是弱勢族群的語言,所以要談語言的流失不能不談弱勢族群,評估一個國家或是社會是否民主、現代化,只要看他們如何對待少數民族就可以。語言如避免消失,沒有人有萬應靈丹,唯一阻擋這消失趨勢的就是「意志力」,要留傳下去與要學習的意志力。

我在張文馨身上看到這股意志力。

 


 


  • 台灣看台灣:罷免立委干里長底事?/陳茂雄
  • 南加社區:Biking Around Taiwan 華航再度贏得玫瑰花車大獎
  • 讀者投書: 韓國能台灣也能 蔡總統特赦阿扁/陳峻涵
  • 台美人:蕭清芬牧師追思禮拜 親友唱詩、懷念上帝忠僕
  • 台美人: 他讓我找到科學和神學的公約數 懷念蕭清芬牧師/蔡榮聰
  • 鳳凰花: Daily Inspiration
  • 鳳凰花: 更理性的2022 /王健椎
  • 山百合:都鐸園與華府建都的故事 楊遠薰
  • 山百合:歲末健行小記/林文政
  • 山百合:現代俳句 & 變奏 系列《80》 何康隆
  • 山百合:消失中的聲音/連玫
  • 山百合:張文馨Anita Chang捍衛瀕危族群 展讀 The Third Digital Documentary / 賴慧娜
  • 時事論壇:最後的回應 /蔡丁貴
  • 美東社區:竹中李明昭校長參加北美竹中校友視訊


  • 報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