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頭條
社論
台灣看台灣
台灣研究院ITS 專欄
台美要聞
讀者投書
白鴒鷥
攝影小常識
台美人
「七崁客」專文
鳳凰花
阿土臭彈
「話仙」專欄
「第一欄」專刊
山百合
生活與健康
杏壇漫談
時事論壇
特別報導
醫藥與生活專欄
工商經濟
理財專欄
美東社區
美西社區
美南社區
東南社區
中西部社區
台灣(及其他)
加拿大地區
北加社區
南加社區


新聞搜尋


訂閱報紙 / 與我們聯繫



IFIC TIMES NEWS

TACL 2009-2010
Journalism Internship
Application Form



鳳凰花:讀朱真一教授的《台灣熱帶醫學人物 - 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有感(2018-11-08)

讀朱真一教授《台灣熱帶醫學人物-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有感


圖一:
1965年作者與同事在NAMRU-2 實驗室,由左至右:林壽英、張春梅、陳美珍、黃翠珠

1965年世界衛生組織 (WHO) 宣佈台灣為 “瘧疾根除區” ,這是台灣很大的驕傲。在台灣,瘧疾的成功樸滅根除是二十世紀台灣公共衛生醫學的重大工程之一。經由朱真一教授這本在2011年初版的書,我們就能了解到當年台灣在公共衛生領域中,尤其對瘧疾防治及根除之前輩們的努力,以及他們熱心工作研究的態度。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的我們,實在應該有機會去了解這讓台灣躍上世界的醫學榮耀。

朱真一教授在這本書中除了闡述一些戰前台灣的熱帶醫學外,主要是闡述WHO於1946年開始在台灣屏東縣的潮州鎮所設立的瘧疾研究所中任職的台藉醫者群像,以及他們日後如何寫下台灣熱帶醫學的輝煌史。朱教授在書中所提及的十三位參與瘧疾研究及抗瘧的各項工作的台灣醫師中,他特别詳述 「瘧疾研究所草創元老」-陳鍚喧醫師,「成功撲滅瘧疾的關鍵人物」-梁礦琪醫師,「蚊子博士」-連日清先生,還有「投身寄生蟲学貢獻全球」的謝獻臣教授。這些傑出的研究學者及其工作團隊,不但根除台灣的瘧疾,維護台灣人的健康,日後還應 WHO之聘請遠赴世界各地擔任瘧疾防治顧問,提供人才及技術服務,造福人群。

除了潮州的瘧疾研究所的醫學人物外,朱教授在此書中也詳述任職於台北的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硏究所 (NAMRU-2) 的 [台灣熱帶醫學的西方推手] - 高樂士 (Dr. John Cross) 博士。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硏究所 (NAMRU-2) 是美國海軍為了支援海外作戰而設立的醫學研究組織,主要研究美軍參戰地區的地方性疾病,以防範因地方性疾病而減弱美軍的戰鬥力。1955年越戰開始期間,NAMRU-2向位於台北市公園路台大醫學院承租院內的一幢大樓設立熱帶醫學研究所。Dr. Cross於1966年到達NAMRU-2 擔住寄生蟲科主任, 他在台灣工作了十三年 (1966 -1979), 他和NAMRU-2為台灣的熱帶醫學與全世界交流搭起最好的橋梁,尤其是台灣與美國之間。他對台灣與東南亞地區的熱帶醫學很有貢獻。

這本書之所以特别引起我的興趣是因我對潮州的瘧疾研究所以及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硏究所(NAMRU-2) 都有一段難忘的記憶。先父在日治時代留學日本回台灣後,於戰後 (1948年) 開始任職位於屏東潮州的瘧疾研究所為總務主任,一直到 1969年瘧疾研究所從潮州遷往台北的南港,改組為 “傳染病研究所” 為止,因此我年少求學時代常有機會去瘧疾研究所,對該所的工作環境有深刻的印象,也有機會見過當時為瘧疾研究所所長的梁礦琪醫師以及一些由 WHO 派來瘧疾研究所工作的洋人學者如美藉昆蟲學家 Dr. Pletsch。記憶中,Dr. Pletsch 携眷 (夫人及兩個女兒) 於1952年來到瘧疾研究所,1956年離開台灣。1956年初,先父為當年71歲的阿婆 (我的祖母) 在屏東、泗溝水鄉下的老家祝壽做大生日宴客,先父也邀請了好奇的Dr. Pletsch來作客,見習一些台灣客家農村的喜慶習俗,看看熱鬧。我當年 13歲,上屏東女中初一,剛開始學英語,就被先父派任為招待Dr. Pletch 的人,想來先父當時是沒有更佳的人選,只好 “無馬、牛也好” 派上用場。我不記得當時如何跟 Dr. Pletsch 溝通、接待他,只記得 1956年底,Dr. Pletsch 一家離開台灣時,Dr. Pletsch 把他女兒用的美國製的一部脚踏車及一些衣物送給了我。

我從小受父親的影響,一直希望自己長大、學業完成後,也能去瘧疾研究所工作,因此我一直對生物科學特别有興趣。1960-1962年我上屏東女中高中二、三年級以及大學一年級的暑假經由父親的介紹,得到當時在瘧疾研究所任昆蟲組主任的連日清先生的同意,去連日清先生的工作室跟他的工作人員學蚊子的分類,學習如何將工作人員從野外採集回來的蚊子分類找出各種可能携帶瘧疾原蟲的瘧蚊。為了準備將來任職於瘧疾研究所,1961年我高中畢業後,考上位於台中之中興大學的昆蟲學系。

人算不如天算,大學四年級時 (1965年) ,我認識了台灣大學畢業當時在台中服兵役的現在的外子 (楊茂嘉) 。他準備留學美國,也鼓勵我去美國留學,因此我改變了大學畢業後想去瘧疾研究所工作的計畫,而打算去美國留學。為了加強自己的英語能力,我大學畢業後1965年的夏天,很幸運上台北就職於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 (NAMRU-2) ,參與沙眼病毒的分離及疫苗之研究 (Trachoma virus isolation and vaccine studies)。 NAMRU-2 的研究設備及工作環境都非常好,每個部門的上司大都是美國人。我們部門的上司是 Dr. Alexander, 金髮碧眼、高頭大馬,為人友善。那時在NAMRU-2的工作人員,很多是大學畢業準備出國留學的年輕人 (圖一) ,大家工作認真、相處和諧。下班後,還一起去美國新聞處學聽英語,加強英語言能力。1967年夏初,我離開 NAMRU-2 出國來美時,同事們都臨別依依 (圖二) 。

我在 NAMRU-2 工作了兩年 (1965年夏天到1967年夏天) ,護益良多。申請美國大學研究所的入學許可及獎學金時,我的上司 Dr. Alexander 都寫很好的推薦信,因此得於進入支加哥北郊的西北大學就讀,而後任職於 Abbott 藥廠。我有幸曾在瘧疾研究所學習以及在 NAMRU-2工作,一路走來都有貴人相助,真是感恩萬分。(林壽英寫於北加東灣,10/19/2018)


圖二:
1967年夏天,作者 (前排右二)出國前與同事在 NAMRU-2 前合照


  • 社論:美中期大選落幕 川普逃過被彈劾的惡夢 把握機會加強發張台美關係
  • 台灣看台灣:謬誤的國會助理制度/陳茂雄
  • 話仙專欄:人類的遷徙與移動之四:家國破敗而無國無家可去──國際難民的處境
  • 白鴒鷥:台灣愛樂美巡再臨演加州柑縣出成功 觀眾起立喝采,順利開啟文化交流/林舒怡
  • 攝影小常識-286:如何判斷是否好照片/林尚甫
  • 台美人:記 2018世台會/府城 天令
  • 鳳凰花:讀朱真一教授的《台灣熱帶醫學人物 - 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有感
  • 鳳凰花:大蒜麵包 /王健椎
  • 洛杉磯:台、美中期大選影響深遠 蔡英文 川普助選 拼總統連任
  • 杏壇漫談:超衛生之弊
  • 股市攻守:投資者俱樂部
  • 2019年第5屆「NATPA 廖述宗教授研究獎金」 即日起接受申請
  • 台加文化協會二十七周年募款會圓滿完成
  • 達拉斯秋季職涯座談會
  • 台灣愛樂首登西雅圖 成功擄獲愛樂者的心
  • 台灣:海外客家諮詢會議圓滿結束
  • 大費城台大校友會2018年會順利舉行/李彥輝
  • 洛杉磯:新世代青年創業論壇 業師團無私提攜後進
  • 聖地牙哥台灣中心舉行加州公投議案說明會
  • 洛杉磯:台美人論壇 廖政森講「古今台灣人文的演進」
  • 台灣愛樂再臨聖地牙哥 成功開啟文化交流之扉
  • 洛杉磯:西裔亡靈節Dia de Los Muertos 緬懷遺澤
  • 洛杉磯:吳兆峯連任FAPA-LA會長
  • 洛杉磯:北美華人會計師學會 北美華人會計師協會稅改講座登場
  • 洛杉磯: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陳適卿和南加嘉中校友相見歡
  • 洛杉磯:謝已、黃小芳訪問太平洋時報、台灣會館


  • 報紙版













    本週頭條 | 訂閱報紙 | 資源分享 | 報紙版 | 與我們聯繫 Copyright © 2009 Pacific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RSS Icon
    Welcome to Pacific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