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頭條
社論
台灣看台灣
台灣研究院ITS 專欄
台美要聞
讀者投書
白鴒鷥
攝影小常識
台美人
「七崁客」專文
鳳凰花
阿土臭彈
「話仙」專欄
「第一欄」專刊
山百合
生活與健康
杏壇漫談
時事論壇
特別報導
醫藥與生活專欄
工商經濟
理財專欄
美東社區
美西社區
美南社區
東南社區
中西部社區
台灣(及其他)
加拿大地區
北加社區
南加社區


新聞搜尋


訂閱報紙 / 與我們聯繫

台灣要聞:陸戰隊旗豎立美軍研討會 學者:交流逐步升溫(2019-06-10)

陸戰隊旗豎立美軍研討會 學者:交流逐步升溫

美軍印太司令部舉辦研討會,國軍陸戰隊旗清楚豎立在講台後方。戰略學者蘇紫雲指出,從2月空軍中校在美著迷彩服、5月美國空官學校唱名台灣,顯現台美軍事交流逐步升溫。

美軍印太司令部6月3日到6日在夏威夷總部舉辦太平洋兩棲領導人研討會(the Pacific Amphibious Leaders Symposium,PALS-19),根據太平洋區陸戰隊(Pacific Marines)推特發文,來自印度太平洋地區20多個軍方盟友資深將領參加第5屆PALS,討論並提升印太地區人道援助與天災救助能力。

太平洋區陸戰隊官方推特貼出戴維森上將(Admiral Phil Davidson)等人致詞的多張照片,講台上明顯可見有青天白日徽的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隊旗。

PALS於2015年開始舉辦,當時台灣獲邀參與,那次也是美國首次邀請台灣與會、觀摩演習,讓國軍有機會和區域國家增進認識與合作,台灣今年代表出席的是三軍聯訓基地指揮官劉爾榮少將。

戰略學者、國防安全研究院資源與產業研究所長蘇紫雲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陸戰隊自2015年起就有參與此研討會,甚至陸戰隊也曾以小單位、穿著軍服的方式赴美軍事訓練,因此相關的交流活動,對陸戰隊本身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如果以台美關係、軍事文化的角度看待,則相當特別。

蘇紫雲指出,這場起源於2015年的研討會,2017年在首爾舉辦時,國軍人員也曾與會、陸戰隊隊旗也曾出現,但當時隊旗放在講台的邊角;而2018年、2019年在美國時,陸戰隊的隊旗回歸講台的中間,讓中華民國國旗得以在明顯處對外曝光,他認為這是美方呼應「台灣旅行法」及「國防授權法」的實際作為。

「未來是否有將級軍官在美國穿著軍服出席活動,值得觀察。」蘇紫雲表示,目前台美軍事間的交流機會越來越多,校級以下的軍官在許多美國軍事基地穿著制服的頻率越來越高,但仍少見將級軍官穿著制服出席公開場合。

蘇紫雲說,從2月的空軍劉志堂中校等2名軍官赴美國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參與交流活動時,穿著有軍階、制式的國軍迷彩服參訓;及5月的美國空軍官校畢業典禮唱名台灣,他相信未來台美間的軍事交流勢必逐步升溫,並對此感到審慎樂觀。

至於若美中關係恢復,台灣是否可能成為「棄子」,蘇紫雲表示機率不大。他解釋,天安門事件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提出對中國的擴大交往政策,目的是希望和平演變中國;但20年來,中國變有錢卻沒政治改革,反而威脅民主國家,因此即便美國行政、國會對內政矛盾,但對中國政策的轉變卻顯現有志一同,相當難得。(中央社)


  • 台灣要聞:陸戰隊旗豎立美軍研討會 學者:交流逐步升溫
  • 台灣要聞:洛杉磯同志遊行高喊愛就是愛 跨海向台灣道賀
  • 台灣看台灣:中國牌非萬靈丹/陳茂雄
  • 話仙專欄:貧窮的社會政治經濟面之四 貧窮與疾病的關係 ── 較高的生理與心理疾病/李堅
  • 攝影小常識-313:如何把山海與前景巧妙的納入相片/林尚甫
  • 鳳凰花:父親節快樂 /王健椎
  • 山百合:現代俳句 & 變奏 系列 《34》/何康隆
  • 股市攻守:投資者俱樂部
  • 佛羅里達:奧蘭多台灣人長輩會 6/14舉辦「科學氣功」
  • 華盛頓DC:華府美利堅大學美術館舉辦「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家聯展」 6/15開幕式、6/17藝術家講座
  • 華府:鄧振中10日率團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
  • 洛杉磯:台美人新聞奬學金頒獎 賴安卉、黃咏婷獲奬
  • 南加州:賴清山教授6月12日長青教室親自講解《The Vitamin Cure》
  • 南加社區:攝影師陳雲錦講座六月十五日洛僑中心舉行
  • 南加州:何汝諧教授講解鲍魚和海瀨
  • 南加州:僑委會「i台灣窗口」上線 英文介面服務僑青


  • 報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