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頭條
社論
台灣看台灣
台灣研究院ITS 專欄
台美要聞
讀者投書
白鴒鷥
攝影小常識
台美人
「七崁客」專文
鳳凰花
阿土臭彈
「話仙」專欄
「第一欄」專刊
山百合
生活與健康
杏壇漫談
時事論壇
特別報導
醫藥與生活專欄
工商經濟
理財專欄
美東社區
美西社區
美南社區
東南社區
中西部社區
台灣(及其他)
加拿大地區
北加社區
南加社區


新聞搜尋


訂閱報紙 / 與我們聯繫



IFIC TIMES NEWS

TACL 2009-2010
Journalism Internship
Application Form



台美人:征服憂鬱症的攝影師陳信志(Albert Chen) 與他的作品/賴慧娜(2017-08-03)

征服憂鬱症的攝影師陳信志(Albert Chen) 與他的作品        賴慧娜

旅居休士頓的陳信志的攝影作品參與今年在法國舉行的國際攝影比賽(PX3 Prix de la Photographie Paris Award)中獲得9個獎項。在各種不同的類別(旅遊、廣告、藝術、建築、風景、食物) 囊括了一個銀牌獎,和八個優選。這個比賽始於2004年,是歐洲最具盛名的國際攝影比賽,有這樣的成績是何等的殊榮!今年五月,Houston Voyage magazine專訪了陳信志做為它們「最具啟發性的故事」特刊。其中分享了陳信志成為一個專業攝影師的心路歷程,他如何藉由攝影走出了重度憂鬱的陰霾並數度贏得國際攝影比賽的獎項,這是一篇非常勵志的報導。

近年來台美人對攝影的興趣大大提升,各地的攝影協會很蓬勃,也很認真在追求技術的精進,對於有台美人在國際主要攝影比賽脫穎而出,相信都感到與有榮焉。本報特別採訪陳信志先生。

陳信志擁有人力資源發展的博士學位,成為攝影師並非原來的職涯規劃,也是人生的一個意外,話說2008年的時候,他是一名市場研究分析師,剛好在經濟不景氣時候辭職。失業後患了憂鬱症,有兩三年精神不能集中,生活失去重心,2013年嚐試創業開了一家顧問公司,生意並不如預期,這些年還靠一些零工維生。屋漏偏逢連夜雨,他的父親在那時有次嚴重的心臟病,動了大手術,在生活與精神雙重壓力下,陳信志拿起照相機抒壓。原來只是做為興趣與消遣,慢慢的變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這些年陳信志快速增長攝影的知識,技術與能力,不時讀攝影相關的書與文章,及觀摩他人的作品。

2012年陳信志的作品開始受到本地人的注意,作品入圍了Via Colori Street Art Contest的決賽,2016年有三幅作品入圍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 (IPA)的優選。今年他的作品又在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 (SWPA) 入圍佳作,這個比賽是公認世界最大攝影賽,今年有超過二十萬作品參賽,參賽者來自一百六十多國家。

陳信志平時也熱心公益,他曾經捐助他的作品給非營利組織作義賣,作品「港都風情」捐給休士頓台灣人傳統基金會,最後以$2,000得標,和作品「台北映象」捐給休士頓台灣人公共事務會,以$700賣出。

他現在是名多元的職業攝影師。也是網路工作平台(Thumbtack)攝影類別裡的頂尖攝影師。這是他走出憂鬱症,開創出新人生領域的故事。但是,







靠攝影維生與當嗜好是不一樣。他碰到的挑戰,首先就是要如何找到顧客。幸好他有些市場行銷的經驗,因此這部分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礙。再來是如何達到顧客的需要與期待。這時,溝通很重要。一個好作品必須攝影師與顧客互相尊重才能產生。另外的挑戰是在現今科技進步的時代,一般取得攝影器材的門檻低,甚至手機也具備相當程度的攝影功能,如何取得客戶的信任,願意支付攝影師所應得的報酬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當然,亞洲人,或是其他移民,在美國主流社會要贏得信任,需付出代價,陳信志的方法就是不停參加國際比賽,用國際赛的肯定在同業中建立聲譽,帶來顧客。

作者特別再就幾個市攝影相關的問題請教陳信志先生,並發現他平易近人,

問:請談談您在台灣的攝影經驗

答:我來美國已超過20載,跟台灣的攝影界並沒有太多的接觸,自從開始自學攝影之後,每次回台都會撥時間外拍,記錄台灣的美,夜拍是我最喜歡的題材之一,加上本身來自高雄,很多在台灣拍攝的作品都是與高雄有關,當然其他城市的作品也有,只是相對較少。

問:藝術攝影與商業攝影有何區別

答:藝術攝影強調創作,亦即是攝影師本身決定創作的方向,作品一般是反映作者本身的想像,心情或經驗,而商業攝影則著重市場,也就是根據市場導向來完成攝影作品。簡言之,藝術攝影偏向意象、心象、和抽象的表達,而商業攝影偏向具象、 物象、和寫實的呈現。另一種區別方法是,藝術攝影強調內省,而商業攝影則著重於溝通。雖說這兩者的方向不同,但是無論是藝術攝影或商業攝影,沒有想法和感覺的攝影是很難拍出理想的作品。但是兩者並非絕對的二分法。如,時尚攝影也可以拍得很有藝術感,而藝術攝影也可以拍得很寫實。

問:現在電腦軟體這麼方便,如何區分科技與藝術

答:現在科技如此進步,相機功能不斷推陳出新,其本身的功能,已使傳統底片相機難望其項背(如對比、銳化、白平衡的調整、甚至多重曝光、高反差的控制、高速閃光燈同步、及縮時攝影等) ,加上後製軟體被廣泛運用,其畫龍點睛之效,的確對傳統攝影師的生存有著相當大的衝擊。我個人對於這些先進的技術,採取開放的態度,不過度運用,也不會排斥。至於如何區分一個作品是拜科技之賜還是運用傳統攝影藝術,我覺得並不是問題的焦點,畢竟藝術是意念的表達,工具是手段,真正的輸出才是最終的目標。此外,雖說傳統攝影藝術的方法有其時代的背景與價值,但是科技的進步是時代躍進的表徵,若一味的堅守傳統攝影藝術的方法,不與時俱進,終究會遭淘汰。如現今一些國際攝影賽事也都能接受超現實的藝術創作,只要是不違背比賽規則,任何的可能都值得鼓勵。

問:很多台美人社區都有攝影協會,如洛杉磯、紐約,業餘與專業如何區分

答;我本身投入攝影是自學,因此並沒有加入任何的攝影學會,也因此我的作品趨向多元,並沒有侷限在一個特定領域。諸如,活動攝影、人像攝影、訂婚和婚禮紀錄、商業攝影甚至房地產攝影,都是我服務的對象。在閒暇時間, 我也是個城市建築、自然、風景、和藝術創作的攝影師,至於專業攝影師跟業餘攝影師最基本的差別在於,專業攝影師是以攝影為生計,而業餘則否。由於經驗培養的關係,專業攝影師比較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呈現甚麼樣的畫面給客戶,而業餘攝影師的作品,比較隨興,大部分只是忠實的將所看到的人事物做一個紀錄。但是作品的好壞,取決於其內涵與氛圍,並非專業攝影師的每一個作品都比業餘攝影師好。

陳信志特別提供他的得獎作品「芝加哥360與太平洋時報讀者分享,可惜報上只能以掰黑白刊登,有興趣的人可上他的網站欣賞,更能賞心悅目。 

芝加哥360

這系列的作品是2017年法國Px3國際攝影比賽銀牌獎的作品。芝加哥是個多元文化和有著迷人的建築的都市,也是全美最受觀光客歡迎的一個城市之一。對於攝影師或觀光客而言,欣賞這城市的美景已成為其重要課題,這系列的作品是拍攝於芝加哥的其中一棟摩天大樓John Hancock,作者從360度,在黃昏和夜晚,去記錄這城市的美。從高樓林立的夜景,晚霞伴隨著無限延伸的建築以及密西根湖畔的水連天色,乃至於鳥瞰海軍碼頭(Navy Pier) 作者運用不同的白平衡(色調)來展現不同風貌與氛圍的芝加哥。欣賞更多作者的作品,請點閱www.albertchenphotography.com

Houston Voyage magazine訪問全文可看:http://voyagehouston.com/interview/meet-albert-chen-albert-chen-photography-na/
  • 鳳凰花:悠遊東京、伊豆八日紀/許清曉
  • 社論:正視「唯恐台灣不亂」的內外部事件
  • 台灣看台灣:民、國兩黨都在崩解中/陳茂雄
  • 話仙專欄:印巴的獨立與分治之三 大英帝國在印度的建設──政治開放下印度國大黨的產生
  • 讀者投書:感念父母親的愛心/羅榮光牧師
  • 白鴒鷥:分享 鄒森的「世界頂級畫家海報收藏」/楊平猷
  • 攝影小常識-224:如何在網路上尋找攝影資訊(3)/林尚甫
  • 台美人:征服憂鬱症的攝影師陳信志(Albert Chen) 與他的作品/賴慧娜
  • 台美人:一家四口 美國海軍海軍官校世家/易芎
  • 山百合:第一屆台美電影節 序:那一年我們追過的台美人
  • 山百合:At the Indian Reservation/思理
  • 時論:評臺灣大法官同婚釋憲── 違反憲法之根本精神,破壞基本體制/劉崇宏 律師
  • 杏壇漫談:未來疾病測檢/陳春帆
  • NATWA 多倫多分會「 黑貓舞蹈團」表演應接不暇
  • 北美洲台灣婦女會聖路易分會與聖路易台灣學者協會舉辦「幹細胞科學及其生活應用」講座
  • 2017年歐台會9月30日德國柏林舉行歐台會
  • 休士頓台聲合唱團音樂會 《飛吧!福爾摩沙》
  • 休士頓市長Sylvester Turner宣布7月18日為 「休士頓與台灣之大學友誼日」
  • 大華府台美人長樂會創會十週年慶祝大會
  • 北加州:林佳龍8月11日和北加鄉親有約
  • 南加州:台灣羽球男雙奪亞軍 僑界加油
  • 台灣科技部推動「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開始接受申請
  • 洛杉磯:南加州台大校友會舉辦年會周述蓉就任新會長
  • 洛杉磯:台灣學校音樂八月份欣賞課 8月13日介紹 Vivaldi
  • 洛杉磯:台美公民協會政務實習計劃慶二十五週年 八月五日舉行結業式
  • 洛杉磯:美國西南地區僑界歡迎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訪問團
  • 洛杉磯:南加州台灣旅館業同業公會橙縣設宴歡迎關渡勇士龍舟隊
  • 洛杉磯:成大藝術中心主任 蕭瓊瑞教授 台灣會館講「走過台灣美術的長廓」


  • 報紙版













    本週頭條 | 訂閱報紙 | 資源分享 | 報紙版 | 與我們聯繫 Copyright © 2009 Pacific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RSS Icon
    Welcome to Pacific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