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 客家大老 楊貴運教授 陳國雄(南加州台灣客家會前會長、北美客協理事)
 張良民主任代表政府頒發總統府「褒揚令」由楊敏鴻醫師接受
台灣客家先輩楊貴運教授,於二〇二二年五月三十一日在洛杉磯近郊自宅,九八松柏高 齡,安祥辭世,令人不捨。我與楊教授於一九八五年在洛杉磯即相識,屈指數來,業已三十七載,不算短的時間,前已撰文懷念追悼。
台灣政府,為感激其畢生為台灣民主深化、對客家文化傳承、團結客家的貢獻,辭世後,特予褒獎,頒授兩項最高榮譽:總統府「褒揚令」暨客委會「旌揚狀」。據聞,南加社區,獲頒總統府「褒楊令」殊榮者,乃屬第一人。
南加州僑界,於八月二十七日在僑二中心,舉辦追思、頒授典禮。該典禮由「南加州台灣客家會」前會長徐新宏先生主持,多才多藝潘掬慧女士任司儀,儀式簡單、莊嚴隆重;僑委會張良民主任秘書,到訪洛杉磯,代表政府頒發總統府「褒揚令」,客委會則由徐新宏先生代表頒授「旌揚狀」,客委會楊長鎮主委,以視頻用客語致詞。由楊公子敏鴻醫師及阿姨廖富蓮等家屬受領,並由楊公子代表家屬,致答謝詞。
當天有台籍社團知名人士,陳惠亭、林榮松、陳文石、李木通、賴英慧及客家社團人士等,雖然疫情嚴峻,仍有五十餘位僑界人士出席追思。感念他一生推動閩客和諧、台灣民主深化、台灣優先大格局,團結海內外客家人,遍及全球,獲頒榮耀,實至名歸;據聞,南加州台籍人士,獲頒總統「褒揚令」殊榮者,乃屬第一人。
三位官方代表,讚詞內容,幾乎雷同,毋庸逐一贅述;惜未開放給出席者,一吐心聲,表達哀思懷念,申致敬意,係一大憾事!在此轉述楊長鎮主委視訊方式、客語致詞大要,暨楊公子敏鴻醫師,饒富意味的答謝詞。
客委會楊主委視頻客語致詞
「楊博士係台灣客家先輩,佢係台灣中壢人,長年研究生物保健,後生時出國求學,雖然人在國外,心心唸唸係故鄉台灣、係客家;1967年在美國創立「台灣客家會」,第一个以台灣為主體的客家僑團;1988年,在加州成立「全美台灣客家會」,該年台灣客家鄉親,也在台灣爭取客家權益,海內外客家同心合作;1997年,在德州成立「世界台灣客家聯合會」,第一擺全世界台灣客家鄉親,團結个組織;佢擔任國策顧問時,爭取在台不分區立委,應該有「客家名額」,並積極推動「客家話」成為官方四大語言之一;所作所為,為海內外人士景仰;2021年,得到客委會頒贈最高榮譽「客家終生貢獻獎」,係佢一生貢獻應得个光榮。楊博士!您為台灣家園,心心念念;楊博士!承蒙您!客家好得有您、台灣好得有您」
楊公子致謝詞
我父親說:「他不願意作官,在台灣時,很喜歡跟大家在一起,我唸小學、中學時,家裏常有許多客人、學生來聚餐;到美國後,在週末有許多客人來訪,或應邀去牽新娘,因為留學生父母不在此地,一天到晩幫忙人家;
他家裏種田,從小喜歡唸書,運氣很好,他是十個孩子第三個,唯一有機會上學者,靠其母親採茶,支撐上學,得以唸中學;上高中、大學是受一位叫松本權市老師的鼓勵、啟發,後來在台北,還住在他家,以致他日本話講得非常好,該老師係九州人,晩年生病臨走時,父親去看他,當地報紙登載台灣學生在床邊,原來他親近日本,其來有自,友誼且延續至下一代;我父親不喜歡種田農事,一生愛好研究,直到往生前一個禮拜還看書,他看書時不需帶眼鏡,「文藝春秋」,每期都看;研讀客家人怎麼來?客家有那些先趨者、客家血統、還說他本身有一點越南血源,後來還作DNA測試,果然有3%,原來他祖母的祖母是原住民,臉面繡字,可能與越南那邊有關,而祖父那邊,是從大陸來的客家;也喜歡研究養老健生,吃亞麻籽、endive菊苣、綠茶,我媽媽九二高齡還吃,我唸醫的,當初不太信任,半信半疑也吃了;他臨走時說,我九八高齡已足夠,不要再餵食了,那個晩上,沒痛苦就安祥走了!
他走後六、七、八三個月,常有一隻鳥,每禮拜都回來一次,在廚房邊唧唧叫,就如傳說一樣,好像爸爸回來了!」
他最後說,很佩服他爸爸所作所為;感謝台灣政府、主辦單位、也感激大家前來參加追思、頒授典禮,大家都是台灣來的,不管是客家、閩南,都為台灣、民主奮鬪,希望台灣更好。
拜候楊夫人 舊地重遊 人事已非
參加追思、頒授褒揚令典禮後,懷思意猶未盡,數度與其公子往來、交換訊息;復想起楊夫人已有相當年歲,應去拜候,因此徵得公子同意,追思典禮三日後,於八月三十日上午,到楊家府上拜訪;
楊公子身手矯健,廚藝佳,煎客家「菜頭粄」、及多樣水果款待,「菜頭粄」色香味美,這是從前在家鄉最普遍的食物,令我良久有回味;楊夫人、廖瑞蓮女士,九二高齡,相夫教子,模範母親,不願遠離久居家園,楊家兄妹六人,輪流回家看顧陪伴,兄妹孝順,和睦相處,堪稱楷模;楊夫人,看來氣色良好、神智清楚、仍然健談、只是歲月無情,增加了些許年歲皺紋!她還記得我及我內人,她讀了我之前寫的追思一文,還恭維一番,文中記述巨細靡遺,令她憶起多少往事,我認為生前見面,更有意義,所以決定親往拜訪!
楊公子說:「剛剛看過客家雜誌第385期,您記載的很仔細,有如我生活在父親當時的他, 很感激您對他的敬愛,也再次覺得客家人親情的真貴,謝謝!」;談及其父於一九五〇師大畢業後,先在中壢農校、後到新竹工職,一九五五年到賓州州大,一九五六年回國後,先到台南高工教二年,再到師大任教;也讓我觀看一些其父親往日珍貴照片,包括;父母結婚照、在賓州州大某日接受電視訪問、一九五四年與新竹工業學生畢業照、一九六四年與師大學生畢業照、一九九〇年,到日本、九州訪問往昔日籍老師,當地新聞給予報導。楊公子再度確認,我前所寫其父第一次出國為一九五五年,第二次出國唸書為一九六四年,他們全家則於一九六七年來美團聚;楊教授,夫妻恩愛、鶼鰈情深,為眾所羨,養育一男五女:一男二女加大、洛杉機畢,男從醫、一女建築師、一女老師,另三女南加大畢、都是牙醫;楊公子,已搬至內華達州、雷諾市,過往住中加州、佛瑞斯諾行醫,提及父親生前,凡事必相與商酌,一個月回家省親一次,一天要跟父親通話四次,舐犢之愛,如此濃厚,前所未聞;又本人向僑委會查證,楊教授,首度擔任僑委,則為一九九四年,開客家人先例。二〇〇〇年,政黨輪替,榮任國策顧問。
稍後也到其寬敞後院參觀,有游泳池、網球場,旁邊種有玫瑰花、金針花及多種果樹:芭樂、檸檬、柿子、Avocado(酪梨)等。據其公子言:一花一木,都是其父親親手種植,而游泳池、網球場則是家族成員,平常運動、對打、交鋒之地。
楊家豪宅,依山傍海,景色宜人,極目西望,在水一方,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故鄉台灣;此次往訪,令我憶及昔日客家會幹部曾到楊教授府上後院烤肉、歡聚往事,故地重遊,想起很多,景物依舊,人事已非,令人感傷!
我們於十一點到達、中午一點二二分離開、欲罷不能,因為楊夫人有午睡習慣;並照了些照片,讓無法親臨現場者、ㄧ睹風采!
綜觀楊教授一生:出身農家,幼時聰穎,突破困境,上進好學,晴耕雨讀,一路考上大學,我們這ㄧ輩的出身都有類似情境、共通感受;他經歷日人統治、國民政府遷台,省籍打壓,白色恐佈,出國留洋,獲取最高學位;熱心公益,創立、籌組南加州「台灣客家會」「全美台灣客家會」「世界台灣客家聯合會」三度被推舉為創會會長,明顯與博士學位有關,客家人尊師重道,一向景仰讀書人,「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楊教授的一生可作客家典範,也可稱為客家百年歷史的寫照!(圖作者提供)
  徐新宏持旌揚狀、 楊敏鴻持褒揚令、作者 楊敏鴻醫師,楊貴運夫人、廖瑞蓮女士,作者
註:寫本文時,細讀「褒揚令」「旌揚狀」,敘述楊楊教授生平事略,察覺二次出國年份、僑委任期記述有誤,已轉知有關單位。
2022.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