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頭條
社論
台灣看台灣
台灣研究院ITS 專欄
台美要聞
讀者投書
白鴒鷥
攝影小常識
台美人
「七崁客」專文
鳳凰花
阿土臭彈
「話仙」專欄
「第一欄」專刊
山百合
生活與健康
杏壇漫談
時事論壇
特別報導
醫藥與生活專欄
工商經濟
理財專欄
美東社區
美西社區
美南社區
東南社區
中西部社區
台灣(及其他)
加拿大地區
北加社區
南加社區


新聞搜尋


訂閱報紙 / 與我們聯繫



IFIC TIMES NEWS

TACL 2009-2010
Journalism Internship
Application Form



現狀與願景—寫於台灣淪為中華民國殖民地78週年前夕
/王秋森
 

數月來台灣已有多位總統候選人每天在各地展開拉票活動。根據中央選舉委員會的公告,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訂於中華民國113年1月13日投票。中選會遵循中華民國的行政制度,使用中華民國年號訂定投票日期,並以1948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在中國南京投票選出的蔣介石(1887-1975)為第一任總統。 

字面上,台灣目前使用的中華民國這個名稱,是1912年大清帝國被消滅後,建立於東亞的一個國家的國名。在被消滅之前,大清帝國已於1895年,因戰敗而依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因此,當時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與建立於1912年的中華民國並無任何關聯。實際上,目前台灣使用的中華民國這個名稱,是蔣介石於1950年在託管地台灣建立流亡政權時冒用的,它代表的是獨裁者用以殖民統治台灣的政治體制。 

從日本帝國的殖民地轉為中華民國的殖民地 

在美軍先後對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投下原子彈後,日本昭和天皇(1901-1989)於1945年8月15日發布終戰詔書。太平洋戰爭結束兩天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擬就「一般命令第一號」,經杜魯門總統(Harry S. Truman, 1884-1972) 核可,傳送給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 1880-1964) 。依照這份命令,各戰區日軍應分別向盟軍指定的代表投降。蔣介石受指定為接受在台日軍高級指揮官投降的盟軍代表。 

蔣介石指派其部下陳儀(1883-1950)代表盟軍,於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接受在台日軍投降;同時利用受降的機會設置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將託管變為劫收。從此台灣淪為中華民國的殖民地。 

蔣介石掌控的中華民國政府佔據台灣兩個多月後,其行政院於1946 112日,以節參字第01297號訓令,規定「原有我國國籍的台灣人民於去(1945)年1025 日起即恢復中華民國國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隨即於1月28日通令台灣省人民依照訓令辦理。訓令中所稱原有我國國籍完全是捏造的,事實是台灣人民從來不曾有中華民國國籍。出生於1895年以前的台灣人民出生時是大清帝國的殖民地居民,台灣被割讓後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居民;而出生於1895年以後的台灣人民則出生後就是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居民。台灣淪為中華民國殖民地後,居住於託管地的人民就在一紙編造謊言的訓令下成為中華民國國民。 

建立於託管地的流亡政權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不久,在中國境內已休兵多年的共產黨軍隊與蔣介石集團重燃戰火。蔣介石集團的軍隊從1947年7月開始節節敗退。1948年4月20日當選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的蔣介石,因戰事失利、經濟破產,於1949年1月21日引退。

 蔣介石的引退其實是一種高明的騙術。在引退之前,他急忙於1949年1月1日任命其親信陳誠(1898-1965)為台灣省政府主席,為日後重新掌權預做安排。當時中國共產黨軍隊已在戰場上取得絕對優勢,陳誠於赴任後在記者會中將託管地台灣稱為剿共最後之堡壘。還留在中國南京的蔣介石深感不妥,急速於1月12日以電文責斥陳誠:「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何能明言作剿共最後之堡壘與民族復興之根據也,豈不令中外稍有常識者之輕笑其為狂囈乎。」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典禮在中國北京盛大舉行,從此中華民國這個名稱即已不是一個現存國家的國名。1950年3月1日,被逐出中國的蔣介石,在託管地台灣建立流亡政權 (exile regime)。蔣介石自稱是已引退的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復行視事。之後,他持續利用流亡到台灣的原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票選他連任流亡政權的總統。這個冒稱中華民國,延用中華民國年號的蔣記流亡政權,當然與建立於1912年的中華民國不同。 

蔣介石在責斥陳誠的電文中強調台灣是託管地的主張,與美國政府關於台灣地位問題的立場是一致的。杜魯門總統在太平洋戰爭結束後核可的一般命令第一號,僅規定各戰區日軍應分別向盟軍指定的代表投降,並未提及台灣未來地位的問題。爆發於1950年6月25日的韓戰,促使杜魯門於6月27日宣布:台灣未來地位的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區域安全獲得恢復、與日本達成和平協議、或在聯合國完成審議。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uture status of Formosa must await the restoration of security in the Pacific, a peace settlement with Japan, or consideration by the United Nations.” (註1)。 

但之後與日本簽訂的和約並未決定台灣的地位。1951年9月8日,由48個國家簽訂的舊金山和約僅敘明:「日本國放棄對於台灣及澎湖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但未宣示「台灣、澎湖群島應歸還中華民國」。1952年4月28日,冒稱中華民國的蔣記流亡政權與日本國簽訂台北和約,僅承認舊金山和約的條文,亦未提及台灣的地位。 

流亡政權留下的殖民統治體制 

197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蔣記流亡政權冒稱的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行使的中國代表權。從此蔣記流亡政權失去在國際上的發言空間,但對台灣人民則繼續施行高壓的殖民統治。 

獨裁者蔣介石在託管地台灣施行的殖民統治,開始於1945年10月25日。當時,蔣介石以他掌控的中華民國名義劫收台灣,進行經濟搜刮與高壓統治;致使台灣不但未能從太平洋戰爭的浩劫復原,反而遭到更徹底的摧毀。經濟破壞帶來的生活困境,加上已現代化的台灣社會與軍紀敗壞、官僚貪腐的蔣介石集團之間的文化衝突,激起爆發於1947年2月27日的抗暴怒潮:二二八革命。蔣介石於接獲其部下陳儀的報告後派遣兩批援兵,分別於3月8日及9日抵達台灣,隨即展開屠殺。之後實施清鄉,在各地濫捕、濫殺長達一個多月。據比較保守的估計,在二二八期間及其後數月被殺害的台灣人約有2萬。 

陳誠於1949年1月1日受蔣介石任命為台灣省政府主席。之後雖然蔣介石已於1月21日引退,陳誠仍於5月19日發布戒嚴令;從5月20日零時起在台灣實施戒嚴,加強高壓的殖民統治。蔣介石於1950年3月1日建立流亡政權後,繼續實施戒嚴,並藉「懲治叛亂條例」及「動員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兩項惡法,對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志士以及親中人士進行迫害。 

獨裁者蔣介石於1975年過世,蔣記流亡政權由他的長子蔣經國(1910-1988)接手掌控,繼續施行高壓的殖民統治。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在台灣人民強烈抗爭的壓力下宣布解除戒嚴令,但殖民統治體制並未解體。 

長達38年的蔣記流亡政權,於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後終結。時任副總統的李登輝(1923-2020)繼承總統職位,延續蔣記流亡政權的殖民統治體制。1996年3月23日,李登輝當選由公民直選的總統。但總統直選的法源依據是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其後的歷任總統仍繼續使用中華民國這個名稱及其所代表的殖民統治體制。目前的總統雖將名稱改為中華民國台灣,卻仍延用流亡政權體制。而令人最不能接受的是,每年耗用大筆經費及動員大批人力慶祝與台灣毫無相關的雙十節;甚至在慶祝大會中鼓動群眾高舉代表殖民統治體制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 

散播於台灣各角落的殖民文化毒素 

蔣介石掌控的中華民國政府及其被逐出中國後建立的流亡政權,將北京話定為國語,嚴禁台灣學生使用母語;透過教科書、報紙、雜誌、電影、歌曲、戲劇、小說書刊灌輸其御用文人編造的中國史觀;許多街道、學校和軍艦以中國的地名、人名或與三民主義、光復、中興、自強等相關名詞命名;不少公私機構、社團、公司以中國或中華為名(譬如:中國廣播公司、中華郵政、中華電信、中華航空);在學校、車站、公園等公共場所大量豎立蔣介石和蔣經國的銅像;紙鈔採用蔣介石和孫文的圖像;動用龐大經費興建與維護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以及慈湖陵寢。 

蔣經國去世後,雖然政治開始走上民主化,散播於台灣各角落的殖民文化毒素卻仍持續在發酵。目前的總統致力於維持現狀,導致大多數民眾對中華民國殖民文化不感到厭惡,對蔣介石銅像,中正紀念堂等被繼續保存的殖民統治標誌並不在意。 

願景 

台灣人民的願景絕不是維持中華民國殖民統治體制現狀,繼續承受中國政府日益升高的侵擾威嚇。台灣人民的願景應是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並於建國後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同維護和平、自由與民主。台灣擁有充分的建國條件,人民應有信心,有承擔風險追求建國的意志、勇氣和決心,才能達成建國目標。 

盱衡目前的氛圍,此次總統大選的主要政黨候選人不可能提出上述台灣人民的願景。深盼台灣人民不要因此而放棄百年來追求獨立建國的願望。獨立建國是艱辛的長期工程,世世代代的台灣人民必須持續打拼才可能達成。 

註1. Harry S. Truman, “Statement Issued by the President,” document 119, June 27, 1950, in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 vol. 7, ed. John P. Glennon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6), 202-203.



報紙版













本週頭條 | 訂閱報紙 | 資源分享 | 報紙版 | 與我們聯繫 Copyright © 2009 Pacific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RSS Icon
Welcome to Pacific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