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頭條
社論
台灣看台灣
台灣研究院ITS 專欄
台美要聞
讀者投書
白鴒鷥
攝影小常識
台美人
「七崁客」專文
鳳凰花
阿土臭彈
「話仙」專欄
「第一欄」專刊
山百合
生活與健康
杏壇漫談
時事論壇
特別報導
醫藥與生活專欄
工商經濟
理財專欄
美東社區
美西社區
美南社區
東南社區
中西部社區
台灣(及其他)
加拿大地區
北加社區
南加社區


新聞搜尋


訂閱報紙 / 與我們聯繫

「Island X 」漢字譯本在台灣引發的迥響
/
賴慧娜

 

鄭昕(Wendy Cheng)教授著作的「Island X 」漢字譯本「島嶼」今年八月在台灣由聯經出版社出版。

兩個月來可以看到坊間對這本書的熱烈回響。本書也榮獲2025 Open Book 書獎,翻譯項目,入圍作品之一。

首先它陳列在誠品書店顯著的新書(暢銷書)推薦枱。

這幾年我每次回台灣(-年至少二至三次),都會到誠品書店逛逛,看台灣讀者的閱讀傾向。新書推薦或暢銷書枱通常以勵志、投資、人生規劃、心靈雞湯之類書藉為主。台美人作家的著作,我曾見過楊小娜的小說「Green Island」漢譯本「綠𡷊」出現在這顯著的位置,也看到徐華夾普利茲獎盛名的自傳「Stay True」漢文譯本。而較嚴肅的的學術著作「島嶼」能擠身其中,顯見,這本書,在這時刻出版,有識之士必看到其重大意義。 

其次「X島嶼」十月一日受到書評網站相當篇幅的介紹。

Open Book 很中肯的點出本書申訴的重點:

鄭昕(Wendy Cheng)的《X島嶼:留學生、監控與冷戰時代的戰場,海另一端的台灣民主運動》聚焦於19601980年代台灣留學生在美國的軌跡,揭示他們如何在冷戰脈絡下成為「X島嶼」的代理人。」(𨶹Island X原著的介紹請參考太平洋時報網站山百合版2023-12-26

"「X島嶼」至今仍是一個貼切的隱喻,代表了美國對待台灣那種模稜兩可、影響重大,卻又經常受隱藏或者不為人知的關係。此外,美國也協助建立並且維繫了台灣與世界其他地區的這種關係。

「鄭昕在此書一開始花了不少篇幅闡明台灣近代的「身世」,以及與美國的連帶關係,而「留學生」更是形塑此關係的基礎與機制的一個環節。」

「這種反殖民或反權威的意識,也因這些留學生與知識精英處在反越戰運動盛行,或得以接觸到中國知識分子的美國,而在他們心裡植芽,成為一群在冷戰時期的左派——在台灣威權統治時期,這可是不 見容於當局,就算在美國,也不算討喜。這群人的故事,就這麼在美國亞裔認識中缺席,就算談論台灣白恐,也不會正視他們曾有的左翼色彩。」

以上正確道出,時間飛逝,台美人半世紀的滄桑奮鬥,即將會被灰吹湮滅,鄭昕以十三年努力完成的這本著作,對每位台美人以及他們的後代都有重大意義。

請大家注意,在當今川普抵制移民的種種理由裏,沒有一項可以被加諸台美人身上的。在1960-1980 年代,國民黨政權管制人民出國,特權除外,-般老百姓只能以留學名義申請出國,所以才有「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口號。能出國的大都是精英階層。另一群則是應聘的醫護人員,因韓越戰的需求,美國吸收大量外國醫護人員以及科技人才。所以台灣移民的來源與美國其他族裔的移民是不同的,與川普矛頭所指的非法移民,如跳船的、越境的、或是難民等等都是不同的。

也就是說,鄭昕教授「X島嶼」書中談的這一世代的台美人在美國歷史是很獨特的,從前沒有,以後也很難再發生。

受過高等教育,能明辨是非的台灣年輕人在海外獲得民主思想的啓發,和認同的覺醒,發展 組織,形成一股力量,投入世界反威權反殖民的風潮,是很自然的。(1990後,台灣經濟起飛,政治民主化,此時夾資金來美創業投資的台灣人是後來產生的另一型態,不在「X島嶼」書中論及)。

但是這樣一個追求理想的精英世代,在美國校園竟然在美國當局的姑息、縱容以及國民黨魔掌夾殺下,遭受到國民黨政府的校園間諜的監控,而回到台灣後被催殘。無異是蔣介石於二二八後有系統全面抄滅台灣精英的延續。

做為一名美國學者,鄭昕很勇敢的檢討美國政府對這一連串的悲劇應該負起的責任。

鄭昕教授深度研究三個個案:第三章,黃啓明與知識政治,第四章,陳玉璽與夏威夷冷戰國際主義,第五章,陳文成的生與死、自由主義、美國的天真。

很多台美人在談到海外民主運動時,往往先想到幾位台獨運動的風雲人物,但是由學術研究為出發點,這三個人的遭遇緊扣時代命脈,與美國國家政策息息相關,也可以說是:「我不殺伯仁、伯仁為我而死。」也是這樣,身為美國學者的鄭昕教授,本著學術良心,寫作本書,由政治或歷史觀來看,可以做為美國執政者的前車之鑑。

這本書也在東吳大學政治系的論壇「溪望政治學」podcast 分兩期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文主講介紹這本書,劉文以「台美人的多重歷史:冷戰情感結構的延續與敘事再造」為文為這本書寫序。畢竟台美人也是台灣人,台美人的歷史也是台灣人歷史,台美人的政治運動史是整個台灣政治社會史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過去為了保存1960 1980之間,台灣人海外運動的史料,台灣吳三連基金會致力於口述歷史的保存,台美史料中心也努力將台美的文化藝術保存、台灣人的媒體公論報及太平洋時報也以電子版保存,但是這些都是以漢文為主,對象也是大部分,以漢字普及的社區為對象。「Island X 」能在原著出版後一年就有漢字版在台灣出版是可喜可賀的事,「X島嶼」本文有287頁,註釋與文獻出處有36頁,受訪人士上百,可見鄭昕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受到台灣學術界的重視,得以納入台灣政治、社會、歷史等多重領域研究的重要資料。有可能在美加未來硏究台灣、台美歷史最重要的著作。

 



報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