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游朝凱的「The Pre-pandemic Universe Was the Fiction」
賴慧娜
今年(2020)四月,就在美國舉國進入居家隔離後一個月,台美人作家游朝凱(Charles Yu)在the Atlantic (April 15)發表一篇文章「The Pre-pandemic Universe Was the Fiction」, 八個月後,疫苗問世,疫情並未減緩,人心惶惶依舊。再回頭讀游朝凱的文章,作者的灼見更具先覺。
特簡譯其文以饗讀者。
「武漢肺炎的爆發不是顯示現狀的非真,而是粉碎了此前的假象。」
數年前作者著手寫一篇短篇小說,故事的起頭是: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時鐘都同時停工了,不是時間本身停止,而是時間的約束消失了,生命在當下凍結。在曼哈坦中城高樓上班的小說的主人翁由電梯下到大廳,走到街上,發現整個世界停擺了,世上的社會節奏、商業活動都叫停,空氣中瀰漫著混沌初開的大混亂。
作者寫了三頁停筆,他想不出,這樣的世界意味著甚麼。
那時,作者已經居家禁足一個月了,最常聽到的詞彙是「難以置信」,從媒體、社群網,甚至他自己口中,不時跳出這詞彙,或同義詞,荒誕、虛無、不可能等等。
這讓作者省思,那麼,甚麼才是真實? 作者如此寫道:
*******************************************************************
我們所共有的假象是:世上的生活一般説來是安定的,沒有動盪的。
不管從歷史的、地理的或是生物的記錄來看,人類文明是存在於保護膜氣泡中免於遭受我們目前經歷的災難,這要歸功於科學、醫學、社會的優勢,以及政府架構。
但在我過去幾個星期學到的是:這所謂科技的保護膜氣泡其實僅是很容易爆破的薄層。比較強韌的氣泡,可以承受壓力的,是心理的。即使在無情的新現況越來越清晰時,還是令人很難接受「所謂的『正常』其實只是一個虛構假象」。我們認為明天會像昨天,明年會像去年。要放棄長久以來認定的,無可置疑的對日常生活的臆測,需要一段時間。
要知道,這樣的臆測是很奢侈的。對我來説,這是交叉優勢的產物:出生於美國,出自皆是專業人士的父母。我成長在歷史的某個時間點,沒有遇到重大的社會或政治動盪,讓我享有肉身及心理上的庇護。以致我可以倚仗這樣的臆測來規劃並期待人生。
如果事與願違時,又如何?
用量子力學來比喻,由基本層面來看,當物理現實衝擊人的基本直覺,產生了時間的以及空間的位移之後我們展現求生本能,科幻小說畢竟不能超越宇宙的殘酷事實。環球災難發生揭露出殘酷的真實:股市崩盤,數十年積存的養老金數日間泡湯、疫情發生三周內有一千六百萬美國人申請失業金,確診與死亡日日升高等,然而一部分的我還不願相信這是真實的。
不願相信或接受疫災的真實,是因為我們還執著於過去所相信的真實,我們所臆斷的真實,就是災前的正常生活。我們必須捨棄過去的臆斷而進入一個新的陌生的領域。
當我們與這史無前例的疫情角力時,我們在過去現實所建立的概念變得不適用,雖然在災難電影中呈現著,但真正發生時,可絕不是兩個小時在電影院吃爆米花的經歷了。
當然,在這劇本裏,也有表象的惡棍,像川普政府、各層級的政客,因為無能或是私利或是短視等等原因。劇本裏也有英雄,像勇敢擇善的州長,科學家,醫護人員,以及很多個人在盡責、奉獻,犧牲。
不過事實是:由大處著眼,有效對抗病毒需要與過去的直覺逆向行動,而我們已經漸漸孰練了整體的凝聚與協調---遠見、策略與集體行動。但若以為人類一定佔上風,則是很危險的想法。疫情來勢洶洶,傷害迅速擴大,我們用「無法想像」來形容,我們在可能與不可能間穿梭,事情發生時大呼無法想像,然而生命的延續就是擴大基因繁殖,不管是人類或是病毒。
其實,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存在數千年,只是靈長動物無視其存在,因為人類的思維只集中於自身的生存與成就,視自己為這星球的主角。
隨著死亡曲缐的升降,何時恢復正常的耳語,日漸增強,重要的認知是:情況未必如我們所願發展。五百年前哥白尼就已經將世界重心由人類移開,向外發展。COVID-19的爆發只是提醒我們,世界不是我們的,我們卻是屬於世界的,在所有苦難過去後,至少我們可以改變思考方式,重拾謙卑。當我們説這場災難是難以想像的,只是顯示人類想像力的極限。然而我們還是得憑藉想像力的幫助來找出新的生活方式,來提醒我做為宇宙物種之一,我們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去發現我們在世界的定位。我們的既存結構是多麼脆弱,那麼,也許下次,我們可以將之重建得更堅強。
*******************************************************
以上是簡譯,原文更精彩。
有人以「消失的一年」來形容2020年,不是嗎?去年我告別一歲的孫女薇拉回洛杉磯,隨即遭遇隔離令,快要一年了,孩子的成長不等人,我們的老去也不留步,我在讀此文時,不覺想到童話「睡美人」,大災難來時,我們可以叫時間停擺嗎?比我損失嚴重的人更多,將心比心,日月如梭,人生僅須臾,唯願心意更新迎2021年。